外国语学院

发布者:招生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6-18浏览次数:15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前身为成立于1993年经贸外语系。学院现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翻译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学院拥有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授权点,以及商务英语日语(经贸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获批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英语系、日语系、MTI教育中心、大学外语教学部4个教学单位,设有英法复语实验班,并将于2026年秋季学期开设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微专业。先后成立了现代语言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研究中心、日本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赫尔辛基大学联合跨文化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SAP联合研究中心、加里·斯奈德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此外,上海财经大学爱沙尼亚与波罗的海区域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3月,现为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备案基地。目前,学院正在积极筹建上海财经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师风高尚、学术造诣精湛、教学表现优异、科研成果丰硕、学历层次与国际化程度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0,其中教授13、副教授29。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4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3(其中海归博士20名)。教师队伍中有上海市高层次人才、宝钢优秀教师、中美富布莱特高级研究学者、浦江人才、上海市年度外语人物、校教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讲席教授等多位有影响力的学者。

科研成果

近5年,学院教师主持(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委市政府其他部门课题等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8,发表SSCI、A&HCI、CSSCI、SCI、权威期刊、重要报刊论文169(含国际期刊114篇),出版学术著作31(其中3部获国家出版基金资助、3部入选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先后主办A&HCI期刊ANQ及应用语言学集刊《第二语言学习研究》。

人才培养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校训精神,依托学校财经学科优势和数智新财经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以“立体课程、多元培养、沉浸体验、能力生成为特征的“拔尖卓越创新人才培养43模式”,塑造具有民族精神和全球视野,富有创新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外语人才。

学院坚持“外语+财经商学专业特色,学生可以辅修会计、金融、数字经济、工商管理等经济管理类专业。学院致力于深化其国际化教育特色,全力推行与新加坡管理学院、英国玛丽女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等国外名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创新性地设立了本硕直通车渠道,允许学生在大三学年申请海外预修项目,申请通过后即可直接进入合作学校攻读经管类硕士专业。学院不断丰富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跨语言沟通力、跨文化领导力、跨学科融合力。多年来,商务英语专业和日语专业在校生在国内外各类比赛中表现出众,屡获大奖。学院于2014年创办的“上海国际辩论公开赛”(SIDO)成为亚洲有影响力的重大赛事之一

教学设施

学院的教学科研支撑体系日趋完善,软硬件设施配备齐全。其中,学院特别配备了升级版的AI赋能“智慧外语学习中心”,该中心涵盖了外语教学语音实验室、计算机辅助笔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写作实验室,并增设了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求的脑与认知实验室和语料库实验室。学院创建了国内首个英汉财经平行语料库检索平台(SUFE Corpus),并部署了财经翻译机器引擎(SUFE Translate)。学校图书馆订阅数百种外语类专业期刊以及丰富的电子图书、期刊、报纸、论文数据库。

毕业去向

学院强化校企合作,成立了由业界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业界导师队伍,参与指导本科教学工作,并已与多家单位签约合作,建立了优质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近五年学院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优势明显,深受社会和业界认可。毕业生主要受聘于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大型国企、国内外投行、咨询公司、银行及会计事务所、计算机互联网等单位,薪资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每年60%左右的毕业生通过保研、考研、申请国外高校等方式顺利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商学、管理、国际关系、传播等方向和领域。

专业(类)招生情况

2025年按商务英语(含英法复语实验班)日语(经贸日语)两个专业招生,学生入校后按照相应的培养方案进行专业学习。

商务英语

专业简介

商务英语专业前身为1993年设立的英语专业(经贸方向),2008年获教育部批准增设。坚持“英语+财经商学”培养特色,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跨学科、创新型、通识性、国际化课程体系。通过第二专业辅修、公派留学、暑期国际课程、第二课堂赛事指导、学术会议、研习营等途径,培养学生学术素养、跨文化沟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以扎实的英语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赢得社会和业界广泛认可。根据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上海财经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位列全国前3%,被评为A+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获评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本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主要专业课

综合英语、英语演讲与辩论、财经英语视听说、中西文明对话、语言与经济专题研究、语言与思维、文学与经济、商务英语写作、学术论文写作、商务口译、商务翻译、新时代语言景观、语料库翻译学入门、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英美文学、第二外语、国际商务谈判、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大模型应用等。

毕业生去向

近年毕业生就职的知名企事业单位包括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四大银行、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国内外知名咨询公司、百度、哔哩哔哩等知名企业。毕业生保送/考取的国内知名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留学深造的海(境)外名校包括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商学院、埃塞克高等商学院、悉尼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

毕业生去向案例

2025届,刘同学,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保送直升)

2025届,李同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保送直升)

2025届,孙同学,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国际商务(国际组织人才项目)(保送直升)

2024届,徐同学,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保送直升)

2024届,杨同学,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国际组织人才项目(保送直升)

2024届,张同学,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保送直升)

2023届,张同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保送直升)

2023届,连同学,伦敦商学院,管理学专业

2023届,张同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营销硕士+CEMS商学院联盟国际管理硕士 双硕士学位项目

2023届,杨同学,香港大学经济专业

2023届,杨同学,香港中文大学社会政策专业

2023届,张同学,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

2022届,雷同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融学专业

2022届,张同学,纽约大学,整合营销专业

2022届,王同学,北京大学,英语笔译

2022届,黄同学,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

2022届,陈同学,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21届,范同学,清华大学(保送直升)

2021届,赵同学,哥伦比亚大学,商务分析专业

2021届,王同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公共政策管理专业

2021届,葛同学,中国建设银行

2020届,刘同学,哥伦比亚大学,金融数学专业

2020届,王同学,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

日语(经贸日语)

专业简介

日语专业成立于1999年,20余年来,坚持“日语+财经商学”培养特色,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跨学科、创新型、通识性、国际化课程体系。专任教师均有日本留学背景,拥有博士学位者占9成。充分发挥国际化、高学历的师资优势,依托国家外专项目“全球史视域下的日本及周边区域研究”,积极与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九州大学、一桥大学、青山学院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开展国际办学与研究合作,并通过第二专业辅修、中外共建课程、交换留学、第二课堂赛事指导、创业竞赛、研习营、学术会议、校企合作、业界导师等途径,致力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兼具跨语言传播能力、跨文化领导能力、跨学科创新思维的战略型复合外语人才培养。毕业生去向多元,以出色的综合能力,赢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认可。

主要专业课

综合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写作、日语演讲与辩论、日语文献阅读与分析、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语学术论文写作、日本文学概论、日本文化史、日语语言学概论、经贸日语实务、日本经济报刊选读、中日经济时事口译、学术英语、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国际金融、微积分、大模型应用等。

毕业生去向

毕业生就业集中在外资公司、涉外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贸易公司、学校、政府部门、各类实业公司等。近年来,毕业生就职的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包括:埃森哲株式会社(日本)、Deloitte Tohmatsu Consulting(日本东京所)、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中国四大银行、日资银行、东方财富、哔哩哔哩股份有限公司、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等。毕业生保送/考取的国内知名高校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等;留学深造的海(境)外名校包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北海道大学、一桥大学、早稻田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华威大学、杜伦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悉尼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法国埃塞克高等商学院、法国里昂商学院等。

毕业生去向案例

2025届,周同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保送直升)

2025届,沈同学,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国际组织人才项目(保送直升)

2025届,罗同学,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保送直升)

2025届,冯同学,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专业

2025届,李同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公共管理专业

2024届,黄同学,北京大学法学院(保送直升)

2024届,印同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保送直升)

2024届,孟同学,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保送直升)

2024届,王同学,香港大学,会计学专业

2024届,武同学,香港中文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2024届,戴同学,纽约大学,管理学专业

2024届,黄同学,广东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

2023届,丁同学,北京大学,国际金融管理专业(保送直升)

2023届,谷同学,山东大学,法律硕士(保送直升)

2023届,顾同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公共管理专业

2023届,刘同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性别、发展与全球化专业

2023届,陈同学,早稻田大学,国际经营专业

2022届,沈同学,南京大学,日语笔译专业(保送直升)

2022届,欧同学,香港城市大学,专业会计与企业治理专业

2022届,吉同学,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22届,杜同学,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上海分所

2022届,王同学,携程计算机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2021届,周同学,香港科技大学,全球运营管理专业

2021届,王同学,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会计专业

2021届,白同学,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2021届,马同学,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

2020届,张同学,早稻田大学,日语教育学专业

2020届,吴同学,埃森哲(中国)有限公司